中国文论要略

  • Main
  • 中国文论要略

中国文论要略

吴枝培著, 吴枝培 VerfasserIn, Zhipei Wu, 吳枝培
How much do you like this book?
What’s the quality of the file?
Download the book for quality assessment
What’s the quality of the downloaded files?
1 (p0-1): 前言
1 (p0-2): 思潮篇
1 (p1): 第一章 先秦:古代文论的萌芽期
2 (p1-2): 一 “诗言志”观念的形成
4 (p1-3): 二 孔子的文艺观
4 (p1-4): (一)兴、观、群、怨
11 (p1-5): (二)思无邪
13 (p1-6): (三)中和之美
15 (p1-7): (四)温柔敦厚诗教
17 (p1-8): (一)崇尚自然本色之美
17 (p1-9): 三 庄子的文艺观
19 (p1-10): (二)追求神化——神美境界
22 (p1-11): (三)重视浪漫主义手法
23 (p1-12): 四 文学思想之借鉴
23 (p1-13): (一)墨子“三表”法
24 (p1-14): (二)孟子“知言”与“同美”
25 (p1-15): (三)荀子“立隆正”
26 (p1-16): (四)《易传》论言辞
29 (p2): 第二章 汉代:古代文论的渐进期
29 (p2-2): 一 独尊儒术——《毛诗大序》
31 (p2-3): (一)言志与抒情
32 (p2-4): (二)风雅颂
33 (p2-5): (三)诗与政通
35 (p2-6): 二 提倡大赋——赋论
37 (p2-7): 三 对屈原的评价
42 (p2-8): 四 王充的文学思想
42 (p2-9): (一)反对因袭,强调独创
43 (p2-10): (二)内容与形式统一
44 (p2-11): (三)文言与口语一致
46 (p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古代文论的自觉期
48 (p3-2): 一 文学观念由“合”走向“分”
52 (p3-3): 二 文学功能由“经国”转向“不朽”
54 (p3-4): (一)曹丕《典论·论文》
54 (p3-5): 三 第一次出现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和专论
55 (p3-6): (二)陆机《文赋》
55 (p3-7): (三)挚虞《文章流别论》
55 (p3-8): (四)刘勰《文心雕龙》
58 (p3-9): (五)钟嵘《诗品》
60 (p4): 第四章 唐代:古代文论的革新期
60 (p4-2): 一 开启一代文风的陈子昂及李白
63 (p4-3): 二 “集大成”的杜甫
65 (p4-4): 三 提倡“讽谕”说的白居易
66 (p4-5): 四 主张“志道”、“明道”的韩愈、柳宗元
68 (p4-6): 五 提出“意境”理论的皎然、司空图
68 (p4-7): (一)殷瑶“兴象”说
69 (p4-8): (二)《诗格》“三境”说和皎然“取境”说
71 (p4-9): (三)司空图“象外”说
74 (p5): 第五章 宋代:古代文论的扩展期
74 (p5-2): 一 文艺种类的合而论之
74 (p5-3): (一)以文为诗
76 (p5-4): (二)以诗为词
78 (p5-5): (三)诗画一律
80 (p5-6): 二 从“江西”入,不从“江西”出
80 (p5-7): (一)黄庭坚“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82 (p5-8): (二)陆游“工夫在诗外”
83 (p5-9): (三)杨万里“万象毕来”
85 (p5-10): (一)诗穷后工与诗能穷人
85 (p5-11): 三 文学的作用与定价
86 (p5-12): (二)消忧解愁与煮字疗饥
88 (p5-13): (三)金玉珠贝与谷粟布帛
89 (p5-14): 四 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形式——诗话
92 (p5-15): (一)保存有关资料,具有文献价值
92 (p5-16): (二)探讨理论问题,反映文坛动态
93 (p5-17): (三)解析佳作名句,总结创作经验
94 (p5-18): 五 以禅喻诗
95 (p5-19): (一)偈颂与诗话及学诗诗
97 (p5-20): (二)不立文字与另别才别趣
98 (p5-21): (三)禅悟与诗悟
100 (p6): 第六章 明代:古代文论的情化期
103 (p6-2): 一 李贽提十昌“童心”说
106 (p6-3): 二 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
108 (p6-4): 三 汤显祖要求“神情合至”
111 (p6-5): 四 冯梦龙强调“善达性情”
114 (p7): 第七章 清代(初、中期):古代文论的综合期
115 (p7-2): 一 诗论
115 (p7-3): (一)王士祯“神韵”说
117 (p7-4): (二)沈德潜“格调”说
118 (p7-5): (三)袁枚“性灵”说
119 (p7-6): (四)翁方纲“肌理”说
121 (p7-7): (一)方苞提倡“义法”
121 (p7-8): 二 文论
122 (p7-9): (二)刘大櫆讲求“神气”
122 (p7-10): (三)姚鼐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相济
126 (p7-11): 三…
Year:
1994
Edition:
1994
Publisher: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Language:
Chinese
ISBN 10:
7305027685
ISBN 13:
9787305027680
File:
PDF, 11.24 MB
IPFS:
CID , CID Blake2b
Chinese, 1994
Read Online
Conversion to is in progress
Conversion to is failed

Most frequently terms